本草.纲目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用莲子,黄药子谷斗川楝子我要面子等鹿茸切片不能太薄等,龟苓膏云南白药还有冬虫夏草等”这几句絮絮叨叨的话,来自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为什么引用这首歌的歌词来作为本期卷首语的开场白?因为我们本期的策划,有点像《本草纲目》新说.


本期的策划,大约是有史以来最不像策划的策划了.说它不像策划,因为它并没有沿袭策划一贯的风格,就事论事,由小及大,由表入里,由浅言深,由案例到境界,基本上是一个娓娓道来、步步精心、逐渐升华的过程.然而本期策划――《谁是下一个》,却并非就事论事.说的是,又不是.此话何解?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自从有了它,横行无忌、肆虐全球的恶疾――疟疾终于有了可以根治的药物.这是对全球有奉献的好药,却一直在国内不获重视.直到最近它摘得国际大奖,它和它的研发者屠呦呦才隆重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之内.

得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外众多媒体在第一时间早已争相报道这一喜讯.但得奖之后的思考,却鲜见有人报道.而一开始,我们的思考点落在:谁是下一个?

为此,我们收罗了浩瀚药界中那些或沉寂太久,或小有名气的中药,有单方,有成药,还有改良后的剂型,试图探讨一下,有资历有实力获奖,却大隐于市的药物有哪些.这些药物被罗列出来、介绍一一看下来,才发现俨然一本《本草纲目》的精华版:黄连、砒霜、复方丹参滴丸、安宫牛黄丸及温病三宝等其中的新剂型、新方剂,又像《本草纲目》的进化版.

闷头闷脑闯进去之后才知道,中药之博大精深,短短篇幅根本无法精确概括究竟有多少藏在古籍中、隐于中药房、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中药,过去、如今都在默默发挥功用却并未被人珍重,有价值而被严重低估.

而要盖棺定论般提炼出“谁是下一个”,更是困难繁重的任务.且不说候选者众多,有些药物虽然未被完全估量其价值,却也因为从古流传到今的经验之用而小有名气,有着小众的“粉丝”群.

这些名字看起来都闪闪发光,要在其中找出下一个,真让我们、让我们的受访专家们好生为难.于是,我们从一开始追问“谁是下一个”,转而进入更深更宏大的思考:要如何做,才能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才能诞生更多的“”?这也许才是相对于谁是下一个的命题而言,更有意义的命题.得奖已然归于历史,我们期待下一次,某个,某些中药能蜚声国际,引领中医药更好地发展下去,而我们的《本草纲目》《》《伤寒论》等经典古籍能流传开来,“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流传在每一处不仅有华人,也有白人、黑人等各种肤色之人的地方,成为风靡全球的文化新风向.

本草.纲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药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就像歌曲《本草纲目》中唱的那样,让世界知道,“已扎根千年的汉方,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111201】

★其他类似内容

1《本草纲目》曾经没人要?

万历七年(1579年),李时珍带着《本草纲目》的手稿来到南京,想找一家书坊(出版社)将这部书刻印出版 当时。

继续阅读 《本草纲目》曾经没人要?

2没有王世贞就没有《本草纲目》

万历七年(1579年),李时珍带着《本草纲目》的手稿来到南京,想找一家出版社(当时的出版社叫“书坊”)。

继续阅读 没有王世贞就没有《本草纲目》

3《本草纲目》的偏方是怎么来的

最近因为写书的需要,我把《本草纲目》翻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这本名著顾名思义,应该是以收。

继续阅读 《本草纲目》的偏方是怎么来的

4《本草纲目药方》故事

中医处方传奇①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 中药处方在中医药科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处方数量已经积累十余万首。

继续阅读 《本草纲目药方》故事

5《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

1556年,在明朝楚王的封地湖北,楚王的一个儿子突然得病了,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 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了当时很有名。

继续阅读 《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

6《本草纲目》并非圣典

读《本草纲目》,原本是为了看书中工笔细描的插画,细细地辨认它们的根、茎、叶、花朵和果实,用记忆一点点上色,一次。

继续阅读 《本草纲目》并非圣典

7《本草纲目》选粹之水果篇

编者按:以下两页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所写的《本草纲目》的内容节选,当您在看养生保健报刊杂志时,可作。

继续阅读 《本草纲目》选粹之水果篇

8太子参为何不入《本草纲目》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 可是《本草纲。

继续阅读 太子参为何不入《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