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从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抗凝剂使用、溶血以及运输送检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论:为了在临床上获得有价值的血液检验报告,需要分析影响因素,正视规范采集血液标本,保证高质量的检测结果,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 键 词】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46-01

临床医学中,血液检验项目逐渐完善,采集血液标本也越来越细.一个有质量的血液检验报告,离不开血液标本的采集.因此在采集血液的时候,需要护士采集规范、正确,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检验价值.为此本文将分别从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抗凝剂使用、溶血以及运输送检等方面进行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

1标本采集时间

由于人体24小时自身激素分泌量不同,致使检验结果阳性率与标本采集时间相同.为了反映患者的临床状态,应该在固定时间段进行采集,同时下次采集的时候,也需要在这一时间段上进行,这样的检验结果具有对比参照性.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峰值在6:00―10:00,低值期为0:00―4:00,增幅为150%―200%.由于女性月经期也会产生激素变化,因此在采集标本的时候还要避开女性月经期.监测患者血药浓度时,更要注意采血时间,首先要了解药物作用时间,一般在药物稳定期,即五个半衰期进行采血.其次,了解药物作用峰值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服药或输液2小时后采血.但以下三种情况需要注意:毛地黄毒苷和高辛应在8小时后进行采集;在抗生素使用之前进行采集;在体温高峰来临之前进行采集.这是因为血培养是否为阳性是诊断败血症和菌血症的临床诊断依据,由此在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需要严格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1].


2采血姿势

临床采血,一般直立位和坐立位采集血液总量会比卧位采血少12%左右,这是因为直立位和坐立位的静脉渗透压比卧位的高,血浆中的水分被转移,这就会使血浆中的红白细胞计数、血蛋白、胆固醇、lgA、lgG、甘油三脂等含量被动升高5%-15%.与此同时直立位和坐立位的静脉渗透压增高,还会使血管中的活性物质释放量增高,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以及肾上腺素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由此采血姿势对血液检验质量也有影响.

3止血带的使用

止血带会压迫静脉,由此改变了静脉压力,致使改变了血液检验指标.通常在1分钟内使用止血带,不会影响血液各项检验指标.但是如果患者体表静脉不明显,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医生会令患者反复握拳,以使静脉血管突显,但是由于止血带在同一手臂使用时间过长,就会是血液中纤溶性增强,激活血小板增长,以及促进PF4的分泌,从而影响了血液检验质量.为此在血液标本采集中,使用止血带应控制在1分钟之内,如若患者静脉血管不明显,建议另一手臂进行采血,反复使用止血带.

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血液检验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

由于加塞密闭的玻璃器皿壁表面不平整,其所带有的负电荷,就会与血液标本的细胞壁经过化学转变,致使细胞溶解或细胞撞击,造成溶血,影响血液各项指标的检测分析,失去了血液检验的最终目的.由此,在收集血液时要使用光滑的塑料制品.同时在进行检测肝素用药或血小板功能时,要避免采用有死腔空间收集容器的血液标本.

5抗凝剂的影响

采集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不平衡,也会对血液检验质量带来影响.临床实验表明,比例为9:1的血液和0.129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降为7:1的时候,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就会延长当比例为4.5:1的时候,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就会发生改变.用含有血液抗凝剂(EDTA)的容器收集血液的时候,标本血细胞形态就会随着时间和EDTA浓度发生改变,出现中性粒细胞肿胀、血小板肿胀、分叶核消失等,影响血液检验质量.

6溶血影响

采集血液要避免出现溶血,为此要注意出现溶血的可能性,由此要规范采血操作以及避免采用劣质采血器皿.如采血定位不准,致使针尖刺激静脉,出现血肿和血样溶血;注射器推进试管时用力不匀,使样本血细胞出现布朗运动形成溶血;注射器和枕头接触不严,空气进入,出现血沫,产生溶血;对试管注入添加剂时比例失衡,混匀用力不均匀,形成溶血.同时由于采集血液标本的器皿材质及质量不过关,运输过程摇晃剧烈,均会使血细胞发生碰撞,造成溶血.以上情况均会使标本发生溶血,令血清中的血红素、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血液检验的质量[2].

7血液标本运输送检

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后,需要尽快送检.因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越长,其标本中的血清离子就会越高,血糖也会越低[3].前者是由于血钾值升高,后者是由于细菌分解代谢造成的.经过临床实验,发现有20多种血液检测项目会因为运输送检时间过久,而使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后,尽可能将采集的血液标本送检,并在1小时以内完成血液检测,以保证血液检验质量[4].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质量与采集血液标本关系密切,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标本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抗凝剂使用、溶血以及运输送检都影响到最终的血液检验质量.由此为了在临床上获得有价值的血液检验报告,需要分析影响因素,正视规范采集血液标本,保证高质量的检测结果,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类似内容

1规范血液采集程序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中图分类号】R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292-02【摘 要】血液病是一种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

继续阅读 规范血液采集程序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2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探析

【摘 要】目的通过对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的探析,提高临床输血的成功率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招纳。

继续阅读 血液检验的质量管理探析

3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

【摘 要】为更好地提高临床的诊断率和规范临床血液检验,本文从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管理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关 键。

继续阅读 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

4提高血液检验的控制质量的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的显著增加,医疗事业对血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与血液供应相关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被广。

继续阅读 提高血液检验的控制质量的方法

5基于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

摘 要:随着临床检验知识的不断更新,检验与临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实验的准确度与校准品的直接。

继续阅读 基于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

6微生物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

【摘 要 】现代医学领域中,检验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微生物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最可靠依据,是临床疾病观察预。

继续阅读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质量控制

7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

【摘 要 】目的探讨对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来加强血液样本的检验控制,以更好地改善血液。

继续阅读 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