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80例,就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骨科创伤患者的自身特点和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预见性的护理,使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治愈率增加,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 键 词】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2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职业的多元化,骨科创伤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提高救护创伤患者的质量,开展预见性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护理,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17-57岁,平均43.6岁.创伤类性:腰椎间盘突出14例,骨折40例,骨盆骨折10例,颈椎病8例,肿瘤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接到患者通知后,护理人员即对患者病情、性别、年龄进行询问,做好床位准备.依据病情进行如床栏、防褥垫、抢救设备等物品的准备,对患者的即往史、临床症状和体征、文化水平、自理程度、对疾病认知程度、心理状况、对医生期望值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家属陪护的配合度、医护人员的合作度、进行预见性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如诱导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常规护理内容,不断依据病情变化进行完善和检查.协助患者在出院时出院手续及做出院指导,采用随访的方式在出院1w后对患者出院后情况进行了解,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回院处理.
1.3观察指标对预见性护理的结果依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即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入院护理:接诊患者的同时依据病情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嘱患者采取正确体会,患者病情危重时立即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做好术前药物过敏和配血试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详细记录抢救措施,以最大限度的缩短抢救时间[2].安全隐患评价:对易跌倒和坠床的患者加设护栏,在长时间卧床后禁止快速下床,以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而致摔倒.设立警示标志,提供健康指南手册,并教会患者正确功能锻炼及采取正确体会的方法.并发症护理:大部分骨科患者术后需均较长时间的卧床时间,为防止压疮形成,需做好皮肤的相关护理,包括让患者对手术方式、卧床体位及时间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教会其术后正确翻身的方法,建立翻身卡,对皮肤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及床上用品,保持皮肤清洁,注意患者营养部状况,增强低抗力,以防止压疮发生.肺部并发症预防:劝吸烟的患者戒烟,指患者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呼吸方法,注意保暖,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做好消毒,采取合适体位,多饮水,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泌尿系系统感染的预防:患者术后易产生排尿困难,可鼓励其多饮水,对尿道口及导尿管外管消毒,对尿液进行观察并依据情况采取应对措施,训练膀胱肌功能,将尿管尽早拔除.预防便秘及静脉血栓:调整饮食结构并多饮水,术前练习床上排便,可行腹部按摩,降低便秘发生率,术后抬高双下肢置功能位,嘱患者行主动功能锻炼,对双下肢的血运情况和感觉动运进行观察,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1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综上,需依据骨科创伤患者的自身特点和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预见性的护理,以综合评估和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措施为目的,积极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的个体化护理服务,加快康复进程,使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治愈率增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医疗关系的和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1月~201。
继续阅读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骨科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摘 要】目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实行护理分组管理,针对患者知识缺乏,。
继续阅读 骨科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3骨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关 键 词】:优质护理、骨科病区、体会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
继续阅读 骨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4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10-01【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
继续阅读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5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8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一组为。
继续阅读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6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骨科疾病患者共1。
继续阅读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7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 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0月在我医院就诊&。
继续阅读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