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急诊精神科的护理和救治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46-01

【摘 要】总结2654例夜间急诊精神科的患者的护理实践,建立夜间精神科急诊模式,做到迅速、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急救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

【关 键 词】急诊精神科患者护理、沟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多,延伸出更多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而大多数的人对于自身精神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导致基本是发生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才会求助医生,而很多碍于世俗的偏见的家属及患者也乐于避开更多的公众视线选择在夜间就医,这种相较于普通内外科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急症夜间精神科的医技力量又相对的比较薄落,而精神科患者又有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排除器质性的躯体疾病后或躯体疾病相对稳定的情况才能收置于精神科进一步的治疗,这就要求急诊准确分诊并做好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疾病救治和护理,其中需要其他科室的辅助治疗.通过2654例的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和救治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统计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救治2654例夜间急诊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1642例(61.87%),女性1012例(38.13%),年龄13岁至82岁,平均48岁,精神分列症(28.71%),双相情感障碍(24.78%),神经症(22.31%),器质性精神障碍(14.6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81%),其他(7.73%).2654例中精神科伴有较严重躯体障碍的有1942例(73.18%),其中231例为110送至的“三无人员“.

2急诊救治与护理沟通

2.1及时接诊:了解病情,做好准备接到急诊,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对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的患者,首先保证患者和其他人员(包括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疏散急诊室内其他人员,劝规周围围观者离开,注意使用诱导性的语言和身体保护性约束技巧,必要时在家属的同意下有适当人员(如保安)参与暴力或攻击性的行为处理.并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症状,异常行为等,并初步体检(包括医疗和护理体检),若伴有较严重的躯体障碍时,打开监护仪,备好急救物品包括药物.

2.2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相应的治疗:需内科急诊处置按要求处理,如吸氧,吸痰、止血、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建立人工辅助呼吸等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若需要予适当保护约束的患者,定期检查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定期的放松,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患者的情绪变化,注意药物的疗效,并作记录.待躯体症状相对稳定后,为收治精神科做好准备.

.2.3单纯性的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做好基础的护理,做好患者的清洁工作,尽量增加其舒适度,通过护理人员的诱导性的行为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提高配合度.

2.4重点加强心理护理:

2.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急诊护士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尊重现阶段出现的异常行为、理解患者,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不断变换交流方式,提高沟通技巧,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建立起良好的第一映象.并做好患者知情同意工作,有决定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有自己完成知情同意的过程,尊重患者的权力,没有决定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的知情同意过程应由合法的人来完成[1].

2.4.2及时进行精神卫生常识和心理教育的宣教,讲解精神疾病知识,使他们知道某些治疗的必要性,而不是有某种“特效药”或“断根药”,消除误解、恐惧感,用真实的事例去说明,以消除顾虑.

2.4.3开导、关心、同情患者,要耐心地进行解释开导.有家属陪同时,护士要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对家属的同情.除对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作解答外,对医院内的相关治疗及生活状态可做简单的介绍,以消除家属及患者的一些疑虑,安心配合治疗.对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要作指导,如对观察病情、药物反应的处理、复发的征象、作息时间的安排、饮食的注意事项、何时复查等问题进行指导.提高精神病人在急诊的配合度,更好的安排各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5加强安全管理夜间就诊的精神病患者,多数表现为躁狂,拒绝住院,有逃跑的意图,在急诊的开放环境里,夜间工作人员和保安又相对减少,确定精神病患者在急诊室的安全不仅需要有效地安抚还需要足够的智慧.必须做好有效沟通,尽快又好的完成就诊过程,时刻提醒家属的监护职责,医护人员切实做到视线内的管理.

3讨论

夜间精神科病人的救治,重点是做好患者躯体疾病急救同时做好精神病患者接诊任务.对于排除躯体疾病的精神科病人,做好相应的安全护理和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尽量了解患者的病史,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重视病精神病人心理需求,缩短候诊时间,尽快地就医.急诊护士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病人群体的导医技巧[2]、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根据病人的就诊时间、病情的轻重缓急分别进行导诊,做好相应的必要检查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加重病情,造成病人不必要的损失.重视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尊重与关爱,即所谓的“人性化服务”[3]式,拓展了护理服务范围[4],所以加强急诊首时的心理护理,使护患间能够形成互动,建立信任和依赖,让患者在第一时间的沟通中心理上得到支持和安慰.为病房内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开端.也是医院服务内容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护理质量.

夜间急诊精神科的护理和救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精神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其他类似内容

1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体会

关 键 词精神科门诊护理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主要场所 精神科门诊患者多而杂。

继续阅读 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体会

2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开展体会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追求满意的诊疗护理,而且还追求精神心理上的舒适与安慰 提。

继续阅读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开展体会

3不同层次精神科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与

【摘 要】目的了解不同层次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 方法对我院所有在职护士进行集中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

继续阅读 不同层次精神科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与

4精神科安全护理

【摘 要】当前精神科安全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

继续阅读 精神科安全护理

5精神科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99—01护士与患者接触及与患者家属的联系比医生多,工作中与。

继续阅读 精神科人性化护理

6精神科优质护理的精细化管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学院210029)【摘 要】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精神科优质护理的精细化管理:1精细文化管理2精细人员管理。

继续阅读 精神科优质护理的精细化管理

7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护理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42-02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护。

继续阅读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护理管理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