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术后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49-01

【摘 要】目的:对股骨干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探讨.方法:介绍本科对5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56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之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功能锻炼,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在功能训练中愈合,有效的提升该病的治愈率.

【关 键 词】股骨干;骨折术后;护理.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病因是由于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所产生的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引起股骨干骨折,骨折的同时可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挫伤;治疗时,病人由于伤情重卧床时间久,易产生并发症,护理的难度也较大.现对56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并且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45~65岁,平均53岁.主要表现有伤侧大腿明显肿胀,局部有压痛及骨擦音,有异常活动,伤侧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受限,伤侧足趾活动及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良好,X线摄片均示骨折.并都在腰麻下行股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术程顺利,状态良好,痊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一般发生股骨干骨折的患者,主要是因为暴力所导致,并多是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受到外界的伤害.因此对自己的伤情不了解,担心骨折是否能愈合,是否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工作、起居等产生怀疑的态度.因而,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骨折治疗和骨折愈合的有关知识,从患者的心理上消除其恐惧、焦虑的心理,劝导患者遵从医嘱、配合治疗,以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去战胜疾病.

2.1.2术前准备:常规牵引5-7天,待肿胀减轻,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还要做胸片,心电图,对心、肺、肾等功能以及血常规、血凝全套、电解质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必要时备血;这些准备为临床上的诊断、手术麻醉、治疗等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依据.术前3d开始备皮,其范围主要是切口上、下超过20cm的整段肢体皮肤.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禁饮食6~8小时;患肢保持功能位,并用垫枕垫高,可使膝关节适当屈曲,有利于减轻肿胀和预防关节僵硬.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出血及渗血情况,患肢感觉、运动和末端血液循环的变化,保持敷料干燥.

2.2.2引流管护理开放性骨折术后需放置引流管,以引出创腔内积血、积液,预防伤口感染.护理时注意保持伤口引流管及尿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一般引流管保留24~48h.

2.2.3饮食护理股骨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术后卧床休息时间长,食欲不好,因此在饮食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提供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还应该色、香、味俱全,以促进病人的食欲.严禁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可增加鸡蛋、牛奶、骨头汤、鱼、豆制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为防止便秘,可增加纤维素高的食物,同时还要叮嘱患者多饮水,适当的在腹部做一些按摩,有利于排便.

2.2.4功能锻炼手术当日,在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患者即可开始踝关节、足趾的屈伸训练,以及腓肠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抬臀动作,髌骨的被动运动;坚持3-4次/d,5-10min/次;运动时应避免管道脱落,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后,下肢可行被动屈髋曲膝运动,能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活动范围从0°-30°开始,逐渐增大至120°止,同时加强下肢肌力训练及其他辅助运动.术后1-2周,患者可在床缘练习端坐,然后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幅度要由小到大[1].术后3-4周,患者可扶双拐下床活动,健侧负重,患肢做屈髋、屈膝、踢腿、下蹲等动作,活动要以患肢不疲劳、无疼痛为度,因该期骨折远端骨痂已形成,实施有效的活动和不负重锻炼,可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周围肌力的恢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在功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防护、避免摔倒,不可过度用力下蹲、扭转等,以免导致内固定物的松动、折弯或断裂.术后2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过渡到部分负重行走练习,只有在临床和X线都证实骨折愈合时才能完全负重[2].4个月后可弃拐恢复正常生活.


3出院指导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原因,大多数患者在拆线后即要求出院治疗,此时应嘱患者在坚持用药的同时,执行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并要求陪护人员监督进行,以确保疗效满意.

本组56例实施上述护理措施,经4~12个月的门诊随访,均达到预期疗效,肌力恢复良好,关节活动度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减本少了手术损伤,控制了骨折成角,旋转,保证了骨折后的牢固固定,把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结合起来,再适时、适度的早期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的消除和骨折的愈合;另一方面,可以维持患肢的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从而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和关节僵直的发生.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除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外,要特别注意早期功能训练这一重要环节.

★其他类似内容

1中医骨伤护理在60例股骨干骨折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护理对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骨。

继续阅读 中医骨伤护理在60例股骨干骨折应用

2骨折术后疼痛护理

【摘 要】目前国内护理人员对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文章从骨折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和护理、出现的。

继续阅读 骨折术后疼痛护理

3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16-01【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继续阅读 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护理

4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摘 要】目的护理人员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早期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指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股四头肌萎缩,膝关。

继续阅读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5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

doi:10 3969/j issn 1007-614x 2010 23 165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下肢悬吊牵引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的有效方法 由于患儿。

继续阅读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

6外固定架在严重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十的应用

[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外固定架固定股骨干骨折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将85例严重多发伤(ISS 。

继续阅读 外固定架在严重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十的应用

7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80例

[摘 要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效果 方法:总结1993年7月~2004年10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80例股骨干骨。

继续阅读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80例